怀柔小吃

当前位置: 天天小吃网 > 怀柔 > 葫芦丝

葫芦丝

时间:2019-10-02  2019-10-02  怀柔小吃  手机阅读
1简介
 
  云南的葫芦丝和孔雀,彰显云南的民族特色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主音管音阶排列(以全按下主音管一至七个音孔吹奏作“so1嗦5为例”)从下到上依次为“mi咪”.“sol嗦”.“la拉”.“si西”.“do多”,“re瑞”,“mi咪”,“fa发”,“sol梭”,“la拉”.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或右两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
  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D调,降B调,F调,G调,E调等几种。
 
2构造
 
  葫芦丝,傣语叫 “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七个音孔,把它称为主管,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指传统葫芦丝),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3”音,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
  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 30厘米。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 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 6厘米 ,主管长50厘米 ,副管分别长 33和 17厘米 ,在两支副管*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丝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 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 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特色
 
  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芦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箫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箫,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p#分页标题#e#
 
来源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在中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小卜冒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3传说
 
 
  关于葫芦丝吉祥发源地和有关葫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被广泛认为是在葫芦丝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而且早在先秦时代那里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了。
  葫芦丝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
 
 
  另外有个傣族的传说是上古时代有一头凶兽,经常下山来吃人和牲畜。此时有一位大英雄叫做阿泰,他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女娲娘娘的宫殿,女娲娘娘被阿泰的诚心感动,赐予他一只葫芦,可以收取妖魔鬼怪。阿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等凶兽出现之时,用葫芦将凶兽收取。但凶兽依然在葫芦里乱撞,于是阿泰将一根竹子插在了葫芦的底部,凶兽终于在里面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出来作怪。后来为了纪念阿泰的事迹,大家仿照这葫芦和竹子模样作出了葫芦丝,作为乐器流传了下来
 
4种类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知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分类
 
  按附管发音数分
 
  双音葫芦丝——只有高音附管发一单音,另一附管只起到配饰作用。
  三音葫芦丝——两只附管都分别发一单音。低音附管不常用,特别是中、低音葫芦丝其实用性几乎为零。
 #p#分页标题#e#
  按附管的形式分
 
  音塞式——单音附管用软塞塞紧,使用时拔开。
  优点:附管音孔处于常闭状态。缺点:只能利用曲目间奏时拔开音塞,转换慢。
  按孔式——单音附管的发音用上手小指或下手拇指控制音孔的开合。
  优点:便于及时配合主管演奏,转换快。缺点:附管音孔处于常开状态,对于演奏不常用附管的曲目须  用手指常按住音孔, 影响其它手指的灵活性。
  多音式——多音附管上开有四个音孔,发主管第一、三、四、五音孔音,可配合主管发简单旋律音。
 
  按音高划分
 
  可分为超高音葫芦丝、高音葫芦丝、次高音葫芦丝、中音葫芦丝、次中音葫芦丝、低音葫芦丝、超低音葫芦丝等。
 
  按音域划分
 
  传统葫芦丝——标准传统型葫芦丝音域为一个纯八度加一个纯四度,即包含十七个半音,共九个全孔音。当筒音作5(so)时发音从3(mi)至高一个八度的6(la),音孔排列为 3 5 6 7(低音组)1 2 3 5 6(高音组)。
  扩音域葫芦丝——又分为加键和不加键两种。在同一主管上音域扩宽为一个八度另五个音。
 
  按产地划分
 
  云南葫芦丝——音色甜美、圆润、清析,属标准传统型葫芦丝,具有鲜明的傣族风格。
  北方葫芦丝——音色粗犷、开放,音量大。但有的厂家生产的葫芦丝比标准传统型葫芦丝少一个音。
  其它产地葫芦丝——音色各异。
 
  按拆卸形式划分
 
  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都可以从葫芦上拨下来,便于专业人员维修,也便于使用者作细微调整。
  不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粘接在葫芦上,非专业维修人员不能拆卸。
 
  按调音形式划分
 
  可调音葫芦丝——主管、附管上都安装有铜制调音节(简称铜插),可对音高作细微调整,不能调节筒音。调音是非线性调节, 调定后不能再变动。
  不可调音葫芦丝——主管、附管上都没有安装铜制调音节(简称铜插)。
 
5音调
 
  葫芦丝,属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共有高、中、低音 3种类型,常用有D/E/F/G/A/B/等调。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地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
  由于传统葫芦丝在制作上有七个发音孔(主管),一个发音孔一个音(不能象竹笛那样通过气息的变化在一个音孔上可以吹出八度音来),加上一个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个音来。所以一般传统葫芦丝通过移动宫音位置,改变原有的指法,理论上应该可以吹出五到六个调来,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既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调(筒音作5)最为常用。以C调葫芦丝为例,除可以吹出本调(第三孔作1)还可以吹出 G调(筒音作“1”),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在吹奏乐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乐曲都能演奏,要根据乐曲的音域情况适当的来选择,最佳调就是以第三孔作“1”演奏,若乐曲需要转调可通过更换葫芦丝来解决,一般常用葫芦丝有降B、C、D、F调等。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八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声音。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p#分页标题#e#
 
音域
 
1.超高音:小B调、小降B调、小A调、小G调
2.高 音:小F调、小E调、小降E调、小D调
3.次高音:小降D调、小C调(初学者首选)、B调
4.中 音:降B调(初学者首选)、A调
5.次中音:降A调、G调
6.低 音:降G调、大F调
7.超低音:大E调、大D调、大C调
 
演奏姿势
 
  站姿
  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弛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持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离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风门、口风与嘴劲
 
1. 风门
  指吹奏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 ,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正常情况下上下嘴唇应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里收。
2. 口风
  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就是口风。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震动类乐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震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震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因(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风门的缓急变化是高腹部、横隔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
3. 嘴劲
  嘴劲的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其原因是由葫芦丝自身的条件而限定(音域过窄)。
 
 
演奏方法
 
(一)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二)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三)吹奏中, 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
 
注意:
1.附着于音管左右侧的小指,不可固定不动,应根据演奏时的情况灵活掌握,如当运用上三指(即开闭四五六音孔)演奏时,右手小指应附着于第一音孔下侧,而左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上三指在演奏时的灵活运用.当运用下三指(即开闭一二三孔)演奏时,左手小指应回到副管位置,而右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
2.各个音孔在按下(既关闭)时一定要用规定手指第一节指肚将音孔按严,不能漏气,否则会影响音准和音色。在演奏葫芦丝,时应使手臂,手腕放松,手指适度地向里弯曲。开放音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过高会影响演奏速度和灵活性,但也不要太低,太低会影响音准和音量。#p#分页标题#e#
 
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 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 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③ 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 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 “tr ~~~~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 ”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调音技巧
 
  葫芦丝属于管乐器,所有管乐或多或少都会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音准会有细微变化。为了能应对这种变化,需要对音准进行适当的调节,进而产生了接口式调音插口。调音插口通过铜接口的伸缩,延长或缩短乐器内部空气柱的长短来实现音高的变化,以满足演奏、教学的需要。原理是拔出接口插接位置,竹管内空气柱增长,整体音准就相对降低一点点;反之,总体音高就会增高,这样乐器就能在10音分至小二度之间调整,以达到与乐队、CD音乐相协调的目的。
  在使用调音型葫芦丝时,注意在拔插接口的时候用力不能过猛,也不能直拉直推,要用适当的力量边左右旋转边推拉,直到音准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尽量避免给一些外人或完全不懂的人使用该乐器,以免错误操作,造成接口变形、损坏或漏气。维护方面,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给铜接口补充适量的润滑油,避免接口腐蚀生锈。
  需要注意的是:调音仅仅只是对音准的绝对音高作小范围的适当调整,而不能作为转调来使用。因为葫芦丝的调音对不同的音高调整的幅度不一样,原则上来说,离簧片越近的音对调音接口的调整越敏感,越远的越迟钝,而且筒音5是不会受调音接口的变化控制的。
 
呼吸方法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口鼻同时吸气,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混合式呼吸是把气吸到小腹、胸腹之间以及胸腔。提肩会阻碍气息的下沉,将气息存储到了胸腔中,那就成了胸式呼吸了。要避免。#p#分页标题#e#
  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张使横隔膜下降。气后,气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胸腔下部和腹腔。  因此,吸气时,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而且要微微向外隆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
  吸气方法的练习,非常重要,管乐用的最多的就是气,若用气不对,不但不能演奏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气的吸气动作。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放松喉头。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向外呼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顶”)。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里收,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还有不要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说明两点: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8分类区别
 
1.按附管发音数分:
  双音葫芦丝——只有高音附管发一单音,另一附管只起到和弦作用
 
  三音葫芦丝——两只附管都分别发一单音。低音附管不常用,特别是中、低音葫芦丝其实用性几乎为零。
2.按附管的形式分:
  音塞式——单音附管用软塞塞紧,使用时拔开。
  优点:附管音孔处于常闭状态。缺点:只能利用曲目间奏时拔开音塞,转换慢。
  按孔式——单音附管的发音用上手小指或下手拇指控制音孔的开合。
  优点:便于及时配合主管演奏,转换快。缺点:附管音孔处于常开状态,对于演奏不常用附管的曲目须用手指常按住音孔,影响其它手指的灵活性。
  多音式——多音附管上开有四个音孔,发主管第一、三、四、五音孔音,可配合主管发简单旋律音。
3.按音高划分
  可分为超高音葫芦丝、高音葫芦丝、次高音葫芦丝、中音葫芦丝、次中音葫芦丝、低音葫芦丝、超低音葫芦丝等。
4.按音域划分
  传统葫芦丝——标准传统型葫芦丝音域为一个纯八度加一个纯四度,即包含十七个半音,共九个全孔音。当筒音作5(so)时发音从3(mi)至高一个八度的6(la),音孔排列为 3 5 6 7(低音组)1 2 3 5 6(高音组)。
  扩音域葫芦丝——又分为加键和不加键两种。在同一主管上音域扩宽为一个八度另五个音。
5.按产地划分
  云南葫芦丝——音色甜美、圆润、清析,属标准传统型葫芦丝,具有鲜明的傣族风格。
  北方葫芦丝——音色粗犷、开放,音量大。但有的厂家生产的葫芦丝比标准传统型葫芦丝少一个音。
  其它产地葫芦丝——音色各异。
6.按拆卸形式划分
  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都可以从葫芦上拨下来,便于专业人员维修,也便于使用者作细微调整。#p#分页标题#e#
  不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粘接在葫芦上,非专业维修人员不能拆卸。
7.按调音形式划分
  可调音葫芦丝——主管、附管上都安装有铜制调音节(简称铜插),可对音高作细微调整,不能调节筒音。调音是非线性调节, 调定后不能再变动。
  不可调音葫芦丝——主管、附管上都没有安装铜制调音节(简称铜插)。
8.按照材质分类
  葫芦、木质、胶质、景泰蓝……
  双管葫芦丝
  传统双管葫芦丝——两只相同主管装在同一个葫芦上,同时发出旋律双音。
  双管两调葫芦丝——组合式葫芦丝。即将本调为F和bB的两只主管安装在一双腔双嘴葫芦上,组合成一支F调的宽音域葫芦丝。以此类推可以组合成很多调的葫芦丝。
  双管和弦葫芦丝——按大三度或小三度配合的A、B两只主管安装在同一葫芦上,同时发出和弦音。
 
10知名厂家
 
  云南筚郎民族乐器厂、杭州余杭锦宏乐器厂、杭州锦瑟乐器有限公司、杭州三友乐坊、昆明犇俊民乐制造厂、昆明颠韵南声民族乐器厂、昆明蓝孔雀民乐厂、昆明傣韵民乐厂、天津森雀乐器厂、云南宏俊民族乐器厂、云南云之乐韵有限公司、等。
 
11选购
 
  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天然葫芦、竹管和铜质簧片,所以在选择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都应该加以认真筛选。葫芦丝的外表造型要精细美观,然后再分别看一下三个组成部分。
  气箱葫芦的选择:要选择成熟的葫芦、颜色发黄、皮厚结实;不成熟的葫芦则皮薄、颜色发白、容易损坏。
  竹管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音色的好坏。一支好的葫芦丝首先竹质应该细密老成,相对来讲有一定的重量,过轻了则不妥。
  簧片的选择尤为重要,簧片的好坏应有一定的技术标准、震动频率、抗疲劳能力等,这些指标受条件所限都无法加以验证,只能通过试奏感觉簧片震动与竹管耦合发出的声音好坏来加以选择。
  选购葫芦丝最重要的就是音准问题,由于温差的变化对簧片震动频率影响很大,一支好的葫芦丝反差越小越好,相对稳定。鉴别音准,用全按做低音5的指法先吹奏最低音5(这个音不稳定多数偏高)和做高音6,如果这两个音试奏没有问题,再吹一下音阶看一下每个音是否发音干净,没有杂音(嘟噜)声。
  对附管的要求:主要标准就是音高与主管相同,音色干净音量要比主管要小一些(音量不能超过主管,否则喧宾夺主)。如上述的条件都能满足,这就是一支好的葫芦丝。
 
12选购保养
 
  丝是簧片乐器,所以是不适宜长时间不间段地吹奏的,比如几个小时不间段地吹奏可能就会使簧片发热过高,造成簧片变形而产生沙音或者高音部吹不出音阶。
  葫芦丝吹奏过后我们不赞成把它放进盒子里保存而是倒悬挂在某相对通风的地方,特别是冬天,如果葫芦丝常放在盒子里的话很容易使葫芦内部发霉,一些朋友曾打电话来反映,倒悬也发生了葫芦内部分霉的现象,那是因为你所购的葫芦丝厂家的葫芦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只是做了一些风干处理,而且葫芦丝内部喷漆太厚,严重影响了葫芦本身的透气性,所以我们不赞成喷太厚的漆,(尽管那样可能要好看一些)。
  刚吃完饭不可以马上吹葫芦丝,生理上的我就不说了,一定要嗽过口以后再吹,以免脏物进入葫芦内部,时间长了迟早会卡住簧舌,出现沙音或使葫芦丝发不出任何音阶,时间一长也一定会使簧舌上粘上很厚的一层脏物,严重影响葫芦丝的音质!
  葫芦丝声音变得发闷以及筒音偏高或低,也是由于簧舌上和脏物太多,严重时整个葫芦丝的调都出现了变化,如果原来买时筒音是正常的,簧片质量又不错的话,应该就是脏物造成的,如果筒音低高了,那么十有八九是簧片根部巴有厚一层脏东西了,反之如果筒音偏低的话那么,就很可能是簧舌尖有一层脏物了,完了后还要注意看一下簧舌和簧片框的则面,看簧舌和框是否有地方相碰,否则会出现金属相碰壁的声音,当然你刮时小心一点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折葫芦丝总是下策,如果在不拆主管的情况下能调好,又没有人给你指导的话那么最好不要拆开去动簧片,它正如一个人的心脏,犯一点小错都是致命的哦:)#p#分页标题#e#
  专物专用,自己的葫芦丝最好不要给别人乱吹,(一个万一人家有一个什么传染病可就麻烦了,)再一个就乐器本身来说也是不妥当的,学过葫芦丝的人都知道葫芦丝的高音要轻吹,低音反而要吹得重一些,但一般人都以为葫芦丝的用气方法和笛子一样的,也就是相当然地高音吹得重一些,而低音吹得轻一些,那么如果你让他吹的话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会把簧片吹坏,以至于葫芦丝的高音区发音出现困难,甚至消失。
 
保养及维修 
 
  当您拥有一支葫芦丝的时候,要注意葫芦丝主管、副管的温度差和湿度不要有大起大落的现象,葫芦丝主管、副管的自然裂损大多数是这两点引起来的,如果您用的是插口葫芦丝主管,请注意在调插口调率时双手要靠近接铜处慢慢调,千万不要握主管头和主管尾拧调,这样会拧裂接铜周围的紫竹,很多葫芦丝主管、副管的裂缝都在音孔处就是这个原因!接铜用时间长了会出现发紧发涩现象,要将铜套内的污垢和铜锈擦掉后上润滑油,以免加速铜套磨损和拧调时用力过大拧裂葫芦丝主管、副管,冬季用后葫芦丝内会产生水气必须使用自制的棉刷将葫芦丝主管内的水气擦净,而后将葫芦丝倒挂起(有些葫芦丝名家认为不可以倒挂,这里仅本人个人观点),让其自然风干后在装套装盒,葫芦丝要保持干燥!如果受潮会出现:发霉现象、开裂现象,掉漆现象,裂损现象,甚至影响其音准。铜套要定期上油,最好用干油。葫芦丝最怕摔、怕晒、怕虫蛀、怕长霉,所以要好好爱惜使用。
 
维修方法1
  在一年四季中因温度的差别和吹奏的自然影响,葫芦丝的音准也会产生影响,如某个音不准,音偏高的时候,可以在该音的出音孔,从上往下使用适当材料填补起来,直至音准为止。音偏低的时候,位置亦同,从下往上使用刀具去挖,直至音准为止。高八度音全部偏低的时候,将葫芦丝主管塞往吹孔方向推进,直至音准。高八度全部音偏高的时候,葫芦丝主管塞往吹孔反方向调整,直至音准。高音 不好吹时,可调整后出音孔, 或修改葫芦丝主管尾管内径大小。
维修方法2
1)、高音区(簧舌偏低)不发音或音量偏小的处理方法:先以“全按吸气法”操作,目的是使簧舌抬高,一次不行可再重复,注意吸气的力度要适当,不可暴吸,否则簧片会受损。如果“全按吸气法”不行,则要将主管卸下,用锐器把簧舌抬高,理想的高度是高音恢复且无沙音。(注:使用“全按吸气法”时,必须用舌尖顶住上颚才能吸气,以防吸入葫芦瓤)
2.)、音沙(簧舌偏高)的处理方法:先以“筒音重吹法(又称全按吹气法)”操作,目的是使簧舌降低,一次不行可再重复,注意吹气的力度比吹正常筒音稍重即可,要适当,不可暴吹,否则簧片会受损。如果“筒音重吹法”不行,则要将主管卸下,用锐器把簧舌压低,理想的高度是沙音排除且高音正常。
3.)、音沙(簧舌有毛刺或檫边)的处理方法:用锐器轻刮簧舌外侧和与框边内侧。
4.)、开裂和脱胶的处理:葫芦和竹子的胶接部位脱胶或葫芦.竹子开裂,如果缝隙不大,可以直接滴入502胶水;如果缝隙稍大,可在缝隙内填入颗粒很细的粉末(如刨木灰),然后滴502胶水;缝隙很大的话,则须先塞绵纸以为骨架,然后填入粉末,再滴胶。502胶水不可手持胶瓶直接操作,最好的方法是先把适量胶水滴到一个小塑料盖子里,然后用牙签蘸胶水小心地粘接。此过程应小心时间过长502胶水凝固。
 
日常注意事项 
 
1. 葫芦丝必须保持适当的干燥程度。过于干燥的季节要摆放在包装盒内,尤其不能在通风处悬挂,否则竹子容易开裂;太过湿润也不行,时间长了乐器会发霉。乐器使用完之后,最好将其悬挂,基本干燥后放入盒内。
2.轻拿轻放,禁压禁撞,忌暴晒
3.专人专用
4.忌暴吹.暴吸.
 
13常见毛病
 
毛病一
 
出现簧片的碰撞的沙沙的声音。
原因:由于竹子的热胀冷缩,使粘在竹子上的簧片变形或松动。
毛病二
 
吹起来费力了。
原因:簧片抬得太高了或葫芦漏气了。#p#分页标题#e#
 
维修方法:
1.簧片抬得太高的话,可用爆发力去吹低音5的单吐音一两次,但不要把簧片吹的太低了,如果把簧片吹的太低了,就会高音吹不出来,可把所有的孔都按住,把葫芦丝反过来吹,抬高簧片。
2.葫芦漏气了,就用万能胶水或502胶水粘起来就行了。
 
毛病三:音不准了
 
原因:
1.簧片吹久了沾了灰尘;
2.是由于你的葫芦丝簧片是用胶水粘起来的,主、副管产生了热胀冷缩。
 
维修方法:
1.打开葫芦丝,用剃须刀片顶住簧舌,把灰尘擦掉就行了。
2.如果是热胀冷缩的话,只要等天气变好就行了。是可拆的葫芦丝,可试着调一下主管的长短,如果你是演奏大师的话,也可以根据音高的变化,按全孔或半孔来调准音高演奏。
 
14练习方法
 
葫芦丝循环换气方法
 
  循环换气是葫芦丝演奏中的一项高难度技巧。它是指演奏者在吹奏的过程中,用鼻子迅速地吸气,而在鼻子吸气的同时,将口腔中保留的余气挤出,以达到演奏者吹出的气流在吸气时不中断的目的,以更好地表达乐曲的内容和感情,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但是,人的肺活量是有限的,必须换气才能使乐音保持很长;而呼和吸又是对立的,不能同时进行,在吸气时音就会断掉。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只有从口腔中想办法,也就是在气息尚未吹完之际,通过口腔和下腭的压力,将气息挤出,与此同时,鼻子很快地吸入充足的气息,这样循环反复,使音乐连绵不断。其要领是:换气不能在气息用尽之时,必须在尚有底气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感到气短难受,吸入的气息少而供不应求,不能适应正常演奏的需要。整个过程一定不要有憋气的感觉,要顺其自然,平心静气,不要紧张,该换就要及时地换,才能吸入足够的气息供给演奏的需要。开始训练可不必在葫芦丝上进行,而是以一根细小的管子,插入一装水的容器,口含管子往里吹气,在口中吹气的同时,鼻子吸气,要使容器中的水泡连绵不断,即使在鼻子吸气时冒泡也不中断,这样反复口中吹气、鼻子吸气地训练,直到能够轻松地达到换气时水中的冒泡连续不断时,再到葫芦丝上实践,反复体会、练习,就能逐步掌握。
 
葫芦丝颤音练习方法
 
  颤音是葫芦丝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乐曲中有了颤音,音乐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特别是高潮部分的快速颤音会让人激动不已。颤音能使吹出来的音有波浪形感觉,在乐谱里用tr标识,在吹奏颤音时,把主音上方的手指很快地一开一按做连续动作,使本音和上方二度音之间不断反复,最后再回到本音。练习时,应注意手指不要抬得太高,抬得太高会影响手指的速度,演奏出来的颤音也不会好听。颤音的练习是指法练习中最重要、最长久的练习。颤音的好坏,主要靠手指的弹性,弹性就是要使颤音的每个音富有颗粒感。训练颤音时,手指要尽量放松,其余按孔的手指仍然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形成必要的支点。要注意加强双手无名指的训练。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除二度颤音以外,还有三度、四度等颤音。

【葫芦丝】相关小吃

1. 葫芦丝

2. 八宝葫芦鸭

3. 保定吕记冰糖葫芦

4. 吕记糖葫芦

5. 冰糖葫芦

6. 山楂糖葫芦

7. 保定冰糖葫芦

8. 李老太太糖葫芦

9. 哈尔滨糖葫芦

10. 糖葫芦

本文来源:https://www.xiaochi7.com/a122.html

上一篇:芸豆糕 下一篇:清炒鳝鱼

葫芦丝相关内容

周边地区小吃
当地其它小吃